跟讨厌的部长去出差: 为了业绩,不得不面对
出差通知书上的目的地是偏远的山区,项目经理的脸色阴沉得像乌云压顶。而与他同行的,是公司公认的“棘手人物”——销售部部长李明。
这次出差,意味着一个重要项目的成败,业绩的压力巨大。公司高层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,而李明的效率和沟通方式,却总是让人头疼。他的专制风格和固执己见,常常让团队成员感到疲惫不堪。他更喜欢单打独斗,对于别人的建议和意见,往往采取嗤之以鼻的态度。这次出差,注定要经历一场“磨合”与“较量”。
山区的气候恶劣,行程紧凑。第一天,李明一如既往地雷厉风行,直接奔赴当地客户。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要求当地经销商立即做出回应,全然不顾对方提出的疑虑和需求。团队成员试图沟通,但李明根本不予理会,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解公司的产品优势。最终,见面以不欢而散告终。
第二天,在团队的集体建议下,我主动承担起了与当地经销商的沟通任务。我仔细聆听了他们的诉求,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,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。这次,我并没有直接否定李明的想法,而是将他的方案融入我的改进方案中。我展现出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,赢得了对方的信任。
接下来的几天,我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团队氛围,并尽可能减少李明与其他团队成员的直接冲突。我试着从他的角度理解他的行事风格,尝试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合作方式。同时,我积极收集客户反馈信息,并及时汇报给李明,并且努力让李明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
最后,在团队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下,项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。当地经销商最终选择与我们合作,项目获得了成功。虽然出差期间,与李明沟通的经历充满挑战,但这次磨合,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,也让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,以及如何化解潜在的冲突。
这场出差,让我深刻体会到:在面对棘手人物时,并非一味地对抗能够解决问题。有时候,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,理解其行为背后的原因,并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共同点。只有这样,才能最终达成目标,创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,在业绩面前,更要注重团队合作精神。